科研成果
我院体育学科建设在多年潜心研究与积累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突出的建设成果,科研实力持续增强。近三年来,围绕两大主干方向,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项目
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任务,研究经费充足,研究主题聚焦前沿与需求。 近三年主持及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
国家级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华武术精神的现代化研究》(23BTY097)、《藏族弓箭文化象征符号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省部级项目:主持完成及在研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如《学校武术教育价值观的传承研究》、《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齐鲁武术弘扬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山东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传统武术国际化传播研究》)。
厅局级项目:主持完成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如《山东运河沿线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传承发展研究》)等多项。
2. 学术论文
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论文质量显著提高,代表性成果包括:
高水平期刊论文: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等CSSCI来源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等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国际期刊论文:在 SCI/S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第一完成人),涉及运动与认知健康、运动与代谢等领域,分属JCR二区、三区。此外,在Scopus收录期刊、EI会议等发表多篇论文。
重要学术会议:在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内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专题报告或墙报交流论文4篇,展示了学院的研究动态与学术活力。
3. 专利与技术成果
注重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体现了学科在体育工程技术、训练器材研发、健康促进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4. 学术著作与教材
理论研究成果得到系统总结与传播,出版学术专著3部,内容涵盖武术文化研究、啦啦操教学训练等领域。此外,主编或参编《团体操编排教程》等专业教材多部,为专业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